2025年5月是高考冲刺和政策准备的关键阶段,考生和家长需重点关注以下热点事项,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和后续志愿填报做好充分准备:
本科综合评价招生报名
根据此前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本科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我省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工作须于5月10日前完成。
试点院校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11所高校开展本科综合评价招生试点。
密切关注本省高考政策
-地方政策调整:各省市可能发布2025年高考细则(如加分政策、专项计划、异地高考要求等),需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学校通知及时获取。
-考试安排确认:核对准考证发放时间(通常5月下旬)、考试地点、防疫要求(如有)等,确保考试当天顺利入场。
-新高考省份注意:如浙江、山东等实行“3+1+2”模式的省份,需确认选科与专业报考要求的匹配性。
研读高校招生章程
-关键内容:各高校5月起陆续发布招生章程,需重点关注:
·录取规则:专业级差、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单科成绩要求(如外语、数学)。
·特殊要求:体检标准(如军校、医学类专业)、外语语种限制、面试/体测安排(如公安类院校)。
·新增专业:部分高校可能新增AI、碳中和等前沿专业,了解培养方向和就业前景。
-查询渠道:阳光高考网(教育部指定平台)、高校本科招生网或官方公众号。
志愿填报提前准备
-数据整理:
·收集近3年目标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位次(尤其关注2024年数据变化)。
·下载本省《招生专业目录》(一般5月底发布),核对招生计划增减情况。
-工具辅助:
·善用官方志愿填报系统模拟功能(如各省考试院提供的“志愿辅助系统”)。
·参考“冲稳保”策略,初步划定院校范围(建议分3-4个梯度)。
-特殊招生规划: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需关注校测时间及备考。
心理调适与健康管理
-冲刺阶段效率:避免疲劳战,通过限时训练保持手感,重点突破薄弱知识点。
-家庭支持:家长需减少施压,关注饮食作息(如调整生物钟与高考时间同步)。
-应急预案:了解考场周边交通、天气情况,准备备用文具、证件复印件等。
防诈骗提醒
-警惕“内部指标”“保录取”等骗局,所有招生信息以官方渠道为准。
-谨慎参加高价志愿填报辅导,可优先选择学校提供的免费咨询或教育部认证平台。
高考不仅是知识战,更是信息战。系统化的准备能大幅降低后续决策压力,预祝2025考生稳扎稳打,圆梦理想院校!
注:以上日程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告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