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8998-2513
 
 

通知通告

校园通知     校园活动    

2025高考四大变化,你知道吗?
2025/04/29

  一眨眼,距离2025年高考已不足40天,想必大部分同学都在竭尽全力,认真备考。与此同时,今年高考也有不少新变化值得大家关注,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下,一起来看吧!


高考考试时间迎来新变化

  2025年起,我省夏季高考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与笔试合并举行,听力考试与笔试均安排1次考试。所以外语考试时间会有变化。具体时间还需要等官方发布。


新增多所大学

  全国多所新大学有望在2025年高考实现首次招生,其中就包括福耀科技大学等关注度比较的新大学。

  新大学数量的增加,可能也意味着学位的增加,近年来大学扩招的趋势有望在今年延续,敬请期待!


新增一批专业

本科

  4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本次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9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起,即可进行高考招生。

1745906854466.png

2025拟批准列入目录的新专业

1745906911004.jpg


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山东高校)

1745906943981.jpg


专科

  教育部公布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

1745907038186.png


  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在教育部汇总的2025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7898个。教育部共受理2025年拟新设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申请72个,最终同意设置专业点4个,包括:教育类(2个)、司法类(2个)、公安类(2个)。




强基计划呈现多个新变化
  目前,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正在进行中,参与招生的39所高校也已经公布了招生简章,下面全部为大家整理好了。


  2025年各校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有所调整,梳理如下👇 

1.招生计划持续扩招 

  2025年强基计划高校扩招明显,从招生省份到招生人数均有扩容。比如西安交通大学新增50人,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增招生省市等。 

2.招生专业紧跟国家战略步伐 

  招生专业或培养方向中出现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热门领域,还有药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首次加入。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瞄准航空宇航、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需求,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量子信息)、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航空航天类(空天材料)、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学智能科学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理电子科学方向)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3个专业。中山大学新增药学(生物医药)专业;天津大学新增合成生物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等。 

3.“复交南”模式进一步扩容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加入“复交南”模式,与复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大共12所高校,将校测考核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进行,报名成功就有资格参加校测,“全员破格式”入围。 这一政策下校测权重增加,整体利好擅长校测考试及拥有竞赛经历的考生,更可能实现实质性降分录取,但分高校全国划线竞争激烈,且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过短,考生要做好整体规划。 

4.“小破格”范围拓宽、成绩加权入围 

  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高校跟进单科“小破格”入围模式,并在数学科目的基础上,扩大到物理、化学等多科目,同时部分高校突破人数和专业限制,可以说是比肩金银牌破格生!这一政策在实施的第二年便迎来利好变化,预计未来将突破更多可能。 另外,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校跟进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政策,在去年扩大加权学科的基础上,今年更是在加权系数上实现突破,如湖南大学新增化学科目加权系数高达2倍。 

5.奥赛破格收紧 

  2025年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对招生对象中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破格生相关政策的调整。 清华、北大首次明确破格生招生人数,新增破格生需与非破格生共同校测,并调整录取规则;北航、大连理工等多所学校取消破格招生;哈工大、西交大仅保留金牌破格招生;中科大、南开等多校新增破格生审核......


  很多人问:在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希望以下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考生的建议

(1)科学规划时间,避免过度消耗

    •   制定每日复习计划,优先巩固薄弱科目和高频考点,但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

    •   每学习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通过深呼吸或简单拉伸缓解疲劳。

      (2)接纳情绪,减少内耗

    •   若感到焦虑,可尝试写下烦恼并撕掉(象征性释放压力),或与信任的人倾诉。

    •   通过"5-4-3-2-1" grounding技巧(描述周围5个物体、4种声音等)快速缓解紧张。

      (3)模拟考试环境,强化适应力

    •   按高考时间做模拟题,使用答题卡规范填涂,提前适应节奏。

    •   考后重点分析错题而非分数,用错题本记录思维误区。

      (4)保持身心平衡

    •   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促进内啡肽分泌,提升情绪。

    •   饮食增加Omega-3(深海鱼、坚果)和维生素B(全谷物),避免过量咖啡因。


对家长的建议

(1)营造稳定环境

  避免突然改变家庭作息或饮食,不过度讨论高考话题,用行动替代语言关心(如准备水果而非追问复习进度)。

  适当减少亲友来访,为孩子保留安静空间。

(2)情绪支持技巧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先倾听而非指导,可以说:"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些累,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避免比较("别人家孩子")或消极暗示("考不好怎么办"),强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在"。

(3)后勤保障

  提前规划赴考路线,准备备用文具、证件复印件,但由孩子自己检查物品,培养责任感。

  考试当天穿着舒适棉质衣物,备一件薄外套应对空调环境。


关键心态调整法:

  考生:将高考视为"展示舞台"而非"审判台",默念:"我已尽力准备,现在只需展现所学。"

  家长:内心默念:"我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最好的后盾",避免考场外聚集讨论增加压力。

  最后阶段,复习效率比时长更重要,心态比知识储备更能决定临场发挥。保持适度紧张有利于激发潜能,但需及时调整过度焦虑。记住,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绝非唯一道路,保持长远眼光更能轻装上阵。


最后预祝大家2025年高考必胜!